快捷搜索:  300750  600519  中信证券  流动性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和萧条可以为中国提供哪些重要的教训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是全世界羡慕的对象。

 

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繁荣和萧条可以为中国提供哪些重要的教训

 

当时,日本的经济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得益于强大的中央政府、快速增长且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制造业、容易获得资金和信贷,以及保护性贸易政策,这些政策催生了对美巨额贸易顺差。

 

随后泡沫破裂,随之而来的是“失落的”30年的经济停滞。

 

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它确实经常相似,日本的经验很可能为中国这个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了重要的教训。

 

其中3个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

 

在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而且很难找到解决办法。

 

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中国人口增长的最大推动力,预计中国人口将在未来30年加速下降。考虑到较高的支出,城市生活通常伴随着出生率的下降。

 

尽管中国在2015年采取了更为宽松的二胎政策,但去年的出生率仍是70年来的最低水平。

 

老龄化和人口减少意味着中国需要强劲的生产率增长,才能继续实现有意义的经济增长。

 

与日本的相似之处:这种巨大的人口逆风几乎与上世纪90年代重创日本的压力相同。

 

*再见了制造优势*

 

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正在消失。

 

近几十年来,企业主要是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获得更廉价的劳动力。然而,制造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消费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密集程度普遍较低,生产方法本身劳动密集程度也较低,因为机器不断取代工人。

 

亚洲邻国的廉价劳动力选择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竞争优势。

 

与日本的相似之处:在能源和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方面,类似的限制也减缓了日本的崛起。

 

*没那么混合*

 

中国的“混合经济”并不完全是混合的。

 

虽然中国已经引入了资本主义元素,但中国无论从什么意义上来说,仍然是一个由政府牢牢控制的指令性经济。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写道,这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他认为,“对于创新和避免重大政策错误至关重要的思想,没有自由市场”。

 

这些挑战最近在香港最为明显,因为这个亚洲金融中心已迅速恶化为一种公开反叛的状态。在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中,这些国家公开指责中国窃取知识产权,试图改善其优势但仍处于劣势的技术地位。

 

与日本的相似之处:日本没有受到同样的蔑视或怀疑,但其高度同质化的社会和集团公司的业务结构阻碍了其适应全球经济变得更加数字化和多样化的能力。

 

这一背景有助于解释中国在推动数字革命的技术方面追赶并超越美国的协同努力——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提到的目标。

 

在一个劳动力在总投入成本中所占份额较小的世界里,美国的中心或许正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它拥有通往东西海岸有吸引力的终端市场的廉价而便捷的航线,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无懈可击的知识产权保护,世界上最低的税率之一,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和热衷于将投资带回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中国可能犯了一个关键的战略错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过于超前,低估了美国保持其作为卓越经济大国地位的决心。

 

中国知道自己可以在美国领导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荣,而美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在中国领导的世界中是安全的。因此,在国会大厅和公众中,两党似乎已经达成共识,美国需要捍卫和保护其知识产权。政策制定者可能会继续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同时寻找激励企业“回家”的方法。

 

考虑到这种长期的战略斗争,预计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将继续加剧,部分原因是中国可能扮演一个较弱的一方。

 

最终,只要美国继续致力于保护其经济利益,其在经济自由、人口增长、技术优势和更有效的资本配置方面的优势就可能是不可逾越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